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0167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壮大耐心资本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发布时间:2025-07-08 17:50
分享:

致公党江苏省委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壮大耐心资本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提案收悉,我办会同省财政厅、科技厅、工信厅、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江苏证监局等部门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耐心资本作为能够陪伴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资本形态,着眼于战略性创新,符合国家战略导向,在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壮大耐心资本,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但诚如贵委在提案中所指出的,受多重因素影响,发展、壮大耐心资本依然任重而道远。

一、近年来壮大耐心资本主要工作和成效

围绕服务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引导各类资本投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着力培育长期投资、价值投资氛围。

(一)持续强化耐心资本政策支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股权投资,将其作为重要工作任务列入省“十四五”金融发展规划。去年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印发《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清单》,着力构建以耐心资本为重要特征的创业投资体系。特别是今年5月底,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江苏省促进私募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进一步强化对培育壮大耐心资本、长期资本的制度设计,为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资本保障。2024年,全国私募创投类基金在投我省企业本金为2965亿元,居全国第一,在投项目数量1.28万个,仅次于广东,位居全国第二。全省股权投资市场共完成1603起投资案例,投资金额818.47亿元,占全国总数的19%和12.8%,分别位居全国第一和第三。

(二)持续壮大耐心资本供给扩容。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基金“撬动”作用。2024年6月,我省设立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聚焦省“51010”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650”现代化产业体系和“10+X”未来产业体系等领域,不以盈利为目的,不与市场争利,以耐得住、等得起的“长期主义”思维陪跑产业科技创新。通过省市、政企、部门三层联动提质扩量,截至目前,已完成设立两批36只产业专项基金,总规模达到914亿元。积极对接金融机构资金。支持国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主动对接国家级大基金,设立2只规模达85亿元的江苏中小企业发展基金,25亿元绿色转型产业投资基金;推动AIC股权投资试点落地见效,8只共计29.71亿元的AIC股权投资基金落户江苏,南京、苏州作为试点城市与五大国有银行省分行、五大AIC签署规模达700亿元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24年,全省新募集基金数量602只,居全国第二。

(三)持续优化耐心资本退出渠道。抢抓区域性股权市场综合业务创新试点机遇,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江苏省区域性股权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上线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平台,推动提高转让服务效率,目前已完成首批两单份额转让交易,转让份额共计6000万份。发起设立江苏S基金联盟,探索国有资本参与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交易的“江苏路径”,对培育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发挥积极作用,去年8月实现首单交易签约。

(四)持续构建以耐心资本为核心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科技金融体制机制。出台《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要点》《金融支持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建设的指导意见》,建立了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工作联动、跨部门协同机制,实施科创企业首贷贴息、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等政策,强化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政策引导。截至目前,全省发行科创公司(企业)债券82支,融资444亿元,科技创新担保计划落地275.69亿元。持续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支持金融机构探索科创企业专属融资模式,推动“贷+债+股+资”联动,满足不同时期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制定《江苏省银行金融机构服务科技创新评估方案》,定期对金融机构开展评估,督促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质效。依托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创设“专精特新贷”“苏科贷”“苏创积分贷”等系列政银产品,实施“一站式”综合服务,其中“苏创积分贷”通过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经营发展能力进行量化评价,目前已发放金额达2092亿元。着力培育集聚高质量投资机构,截至目前,全省私募股权投资管理人945家,管理规模1.04万亿元,占全省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和管理规模比重分别为77%和92%,两项占比均位居全国第一。全省114家科创板公司,超八成上市前获得私募股权和创投机构支持。

二、关于贵委提案中重点关注事项的情况

(一)加强政策引导,不断壮大耐心资本规模。新出台的《江苏省促进私募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坚持长期主义导向:一是实施政府投资基金差异化管理机制。对创业投资类基金,允许适当提高各级地方政府出资比例和管理费提取比例,延长存续期和绩效评价周期,绩效评价以政策效益目标为主。目前,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存续期20年,其中下设的产业专项基金(包括未来产业天使基金)存续期均设定为15年。二是鼓励社会资本开展长期投资。明确政府投资基金可以根据社会资本投资的长期性、稳定性、规范性等情况,差异化设置政府出资让利幅度和返投比例;支持地方政府通过推介项目和合作机构,完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等机制安排,吸引社保基金、保险资金、资产管理机构长期资金等发起设立或参与出资。

(二)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加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我省高度重视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通过持续推进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开展高技术企业培育“小升高”、独角兽企业培育三年倍增行动,2024年全省中小企业“白名单”入库企业超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超5.7万家,新晋国家级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企业数量、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增和累计数量,均居全国第一。同时,通过实施科创企业首贷贴息、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等政策,探索创新股权类金融产品,强化科技金融服务效果考核评估,为各发展阶段的科创企业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近期,为发挥债券市场支持科技创新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领域,我省即将印发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行动方案。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所提建议,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探索构建“贷、股、债、基、顾”全景化金融服务体系,更好支持科创企业发展。

(三)推动耐心资本靶向发力,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等部门持续开展“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科技金融进孵化器、科技金融服务直通车等金融对接活动,为创新企业提供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省战新基金建立全省项目推送机制。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建立全省一揽子项目推介机制,及时将全省匹配的项目推送至产业专项基金管理机构,为创新企业赢得更多耐心资本的青睐和支持。2025年一季度共推介项目483个。省财政厅落实《政府采购合作创新采购方式管理暂行办法》,积极搭建创新企业和采购人供需对接桥梁,助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出台《金融支持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强化对区域中心建设和发展的金融支持。下一步,我们将围绕“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目标,加强部门协同,创新更多适合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更好地支持创新、促进产业发展。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计划

针对贵委提出的“加强政策引导”“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推动耐心资本靶向发力”等建议,结合《江苏省促进私募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我们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狠抓政策落地,进一步提振全社会创业投资的活力

一是制定《若干措施》重点任务职责分工和配套措施,确保各项政策可操作、能落地、见实效。二是举办“投江苏赢未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大会,进一步展示政策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吸引更多耐心资本、社会资本来江苏投资兴业。

(二)深化机制创新,进一步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一是探索建立以尽职合规责任豁免为核心的国有基金容错制度,优化全链条、全生命周期考核评价体系,激发政府投资基金的活力与效率,使国有资金真正做耐心资本、大胆投资。二是完善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管理制度,吸引更多的央企、金融机构、社会资本等长期资本参与战新基金集群运作。三是优化省战新项目推介机制,拓宽项目推介部门范围,细化项目推介标准,突破区域壁垒,丰富项目案源储备。

(三)创新服务保障,进一步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质效。一是探索建设全省股权投资服务平台,实现股权投资机构“募投管退”全流程服务,提供政策咨询、投融对接、奖补申报等全方位服务。二是建设省金服平台科技金融专板、科技金融一站式服务中心,提高科技型企业融资对接效率。三是增加“专精特新贷”注册资本金,扩大100亿元信贷规模,完善科技企业创新积分评价体系,探索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库建设,推广“苏创积分贷”等政银产品,开展金融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行动,满足不同阶段科技企业融资需求。四是支持金融机构开展创新股权类金融产品创新,探索开展“苏科积分投”,创设涵盖技术创新、成长经营、硬科技属性等维度的积分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创投机构“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五是构建金融支持技术成果转化全链条机制。构建“概念验证+拨投结合+基金支持+信贷服务”机制,推广12个支持技术转移转化的专项金融产品,提升金融对技术转移转化支撑作用。六是实施支持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推动政府、保险公司、银行共同建立科技保险风险分担机制。

(四)拓宽退出渠道,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一是落实落细与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合作协议,持续开展“走进交易所”系列活动,建立与交易所的常态化沟通机制。二是深化江苏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专板建设,为尚不符合上市条件的优质中小企业提供上市培育、融资对接、政策咨询等综合服务。三是推动S基金发展。招引培育S基金,扩大“江苏S基金联盟”范围,鼓励各地为S基金对接本地优质交易标的提供便利服务,提升市场交易的活跃度,为政府引导基金和市场化基金提供流动性支持。四是畅通股权投资份额转让退出通道。加快打造具有权威性、公信力的基金份额估值、报价和质押融资、转让交易市场,丰富股权投资基金后期退出方式。

                                                                                          

                                                                                                                                                  中共江苏省委金融办

                                                                                                                                                    2025年6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